居家安全第一步:别让地板变成"溜冰场"

前几天去朋友家做客,刚进门就差点摔个四脚朝天——他家那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面简直比溜冰场还滑!这让我突然意识到,咱们平时对地面防滑的关注实在太少了。说真的,防滑这事看着不起眼,可一旦出事,轻则崴脚,重则骨折,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小孩的,更得特别注意。

防滑这事,真不是小题大做

你可能觉得我在危言耸听,但数据不会说谎。据统计,居家摔倒事故中,有将近七成都是因为地面太滑导致的。我自己就深有体会,去年冬天在浴室摔的那一跤,到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。当时就一个转身的功夫,脚下一滑,整个人重重摔在瓷砖上,尾椎骨疼了整整两周!

最要命的是,很多人对"滑"的判断完全靠感觉。我邻居老张就总说:"我家地板一点都不滑啊!"结果上个月他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就在他家客厅摔骨折了。后来我用专业仪器一测,好家伙,摩擦系数连最低标准都达不到。所以说啊,防滑这事真不能凭感觉。

这些地方最容易"中招"

说到家里最危险的地方,浴室绝对排第一。水多、泡沫多、再加上光滑的瓷砖,简直就是"事故高发区"。记得有次我在朋友家洗澡,他家的浴缸边缘滑得跟抹了油似的,我差点表演了个"空中转体360度"。

厨房也是个"重灾区"。油渍、水渍混在一起,那叫一个滑。我表姐就曾在炒菜时滑倒,热油溅了一身,现在手臂上还留着疤呢。还有就是楼梯和阳台,特别是下雨天,那叫一个险象环生。

防滑妙招大公开

1. 选对材料是关键

装修时就要考虑防滑问题。浴室地面最好选哑光面的防滑砖,千万别为了好看选那种亮晶晶的抛光砖。我装修时就吃了这个亏,后来不得不又铺了层防滑垫。

现在市面上有种防滑涂料挺不错的,刷上去几乎看不出来,但防滑效果立竿见影。我家阳台就用了这个,下雨天再也不用心惊胆战了。

2. 小物件大作用

防滑垫绝对是性价比最高的防滑神器。不过买的时候要注意,别贪便宜买那些劣质产品。我有次买了块9块9包邮的,用了不到一个月就开始掉渣,反而更危险了。

还可以在关键位置贴防滑条,比如浴缸边缘、楼梯踏步前缘。这些小东西花不了几个钱,但关键时刻真能救命。我家楼梯每级都贴了两条,老人上下楼放心多了。

3. 日常维护不能少

再好的防滑措施也架不住疏于打理。厨房地面要随时保持干燥,发现油渍马上清理。浴室用完后最好开窗通风,或者用刮水器把地面水刮干。

说到这个,我发现很多人拖地时都喜欢把地面拖得锃亮,觉得这样才叫干净。其实这是大错特错!地面越亮往往越滑。我现在拖地都故意留点水痕,虽然看起来没那么美观,但安全第一嘛。

这些误区你中招了吗?

"我家铺的是防滑砖,肯定没问题"——错!防滑砖用久了表面会被磨平,防滑性能直线下降。我家五年前铺的防滑砖,现在测试下来防滑性能只剩当初的一半了。

"穿拖鞋就不怕滑"——未必!有些拖鞋底特别滑,尤其是那种软塑料的。我现在专门买了防滑拖鞋,底部有类似轮胎的花纹,确实稳当多了。

"打蜡能让地板更耐用"——但对防滑来说简直是灾难。我岳母就特别爱给地板打蜡,每次去她家我都得跟走钢丝似的,后来实在受不了,偷偷用去蜡剂处理了一下。

特殊人群要特别注意

家里有老人的话,防滑措施得加码。我爷爷去年就因为踩到孙子掉在地上的玩具车摔骨折了,卧床三个月,遭了不少罪。现在我家规定,玩具玩完必须马上收好,地上绝对不能留任何小物件。

孕妇更得小心。我同事怀孕七个月时在厨房滑倒,差点早产,吓得她老公连夜把全家地面都做了防滑处理。小宝宝学走路期间也是高危期,最好在活动区域铺上软质防滑垫。

花小钱省大钱

可能有人觉得做防滑要花不少钱,其实算笔账就明白了。一套普通的防滑处理最多几百块,但万一摔伤,医药费可远不止这个数。我邻居老李就是舍不得花这个钱,结果摔伤住院花了小两万,肠子都悔青了。

再说了,现在很多防滑方法根本花不了几个钱。比如用旧毛巾DIY防滑垫,或者用食用碱加大扫除频率,都是经济实惠的好办法。我家现在就养成了进门换防滑拖鞋的习惯,这个零成本的习惯让我们家三年没发生过摔倒事故。

说到底,地面防滑这事就跟买保险一样,平时觉得多余,出事时才后悔没早做准备。别等到"一失足成千古恨"才想起来防滑的重要性。从今天开始,检查下你家的地面安全吧,毕竟平平安安才是真!

返回文章列表
相关文章

0